|
茶界尊称他为“钟老爷子”,他更响亮的名字是“崇庆枇杷茶之父”2019-03-23 21:51浏览数:682次
他就是“崇庆枇杷茶之父” 文/田园匠Mr.何 图/杨学如 又见钟老爷子,很遗憾是在事后看到杨总的新闻图片,不然应该把老爷子接到菜花节营地品茶聊天晒太阳,忙完这阵一定补上。 崇庆枇杷茶之父:钟渭基 认识老爷子是在大约4年前杨晶会长组织的枇杷茶之旅的活动,老爷子精神矍铄、手持Ipad,一派风流倜傥的样子,当时已是80岁的老人却一路走在山路前面。 后来在老爷子和徐公的鼓励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对崇州枇杷茶分布情况及现状做了近半年的调研,后来还在老爷子的指引下做出了蜀山古红,当即送到老爷子家里品鉴,老爷子赞赏有加。 因为精力的原因推广提升不力,随着转型的努力,下一步会花些力气做精做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本土的才是世界的。 田园居文创在产品的文创上也应挖掘本土资源做出特色,才能走稳走远!感谢钟老爷子当年的提携,期盼与老人家相会在蜀养山居,迎着春风晒着太阳喝着蜀山古红,与老爷子再叙茶事! 茶与竹这一承载中华文化良多的两种不同风格的植物,同时在崇州有异常的呈现,是崇州之幸,更是我辈之幸! 背景资料:钟渭基与枇杷茶 四川野生大茶树自古有载。这些大茶树从何而来?与茶种起源有无直接关系?钟渭基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长期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1980年,他发表了《四川野生大茶树与茶树原产地》一文,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1957年春天,崇庆县晴霞山茶农反映,四川的大茶树是180 多年前从云南带回来的。当时钟渭基对此信以为真。后来在各地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大茶树具有许多特殊的原始性状,诸如乔木型大叶、分枝稀疏、叶片下垂并极富光泽、叶尖长而后仰、新梢和叶柄多紫红色、茸毛稀少、大花多瓣、花萼碗状、果少并多呈梨形、果轴肥大、种籽肾形、外种皮粗糙色深等等。 此外,还有秃房的,柱头三、四、五裂同树同枝的,咖啡碱和茶氨酸含量极低而且茶味极为苦涩的等等多种特殊性状。云南大叶茶入川何以出现如此之多的返祖现象?百思不得其解的钟渭基后来经继代实生繁殖观察,发现野生大茶树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而与云南大叶茶后代不同。 同时,在调查中陆续发现长江及其上游金沙江沿岸的20多个县(市)都有大茶树的分布,范围在北纬27°~30°、东径102°~103°之间,这与黔北、滇东北发现野生大茶树的分布区相连接。雷波、马边等地在人足迹罕到的大山深处也发现大量的野生茶树。 据此,钟渭基认为,四川大茶树不是从云南引进的,更不是云南大叶茶的后代,是一个在当地经长期演化的古老的自然分布群落,与云南大叶茶同样古老。后来,随着各方面研究的深入,认为四川大茶树在茶种起源演化中的位置应与云南发现的众多野生茶树并列,比栽培型云南大叶茶更具有原始性。 根据四川大茶树在茶种起源演化中的地位物种进化原理,参考古地质学、古气候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专家的研究成果,钟渭基坚信茶种起源于云贵高原,同源茶种在地壳的历史性变迁中被隔离分居,长期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繁衍滋生、演化传播,认为四川大茶树是被隔离分居在云贵高原北麓的原种后代,四川盆地东南部边缘地带自然属茶树原产地的范围。 这一观点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共识。 2019年3月——5月 茶旅世界联合草木行 隆 重 推 出 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山游学 拜访著名茶人碧潭飘雪创始人徐金华 著名茶文化专家蒋昭义 深度探秘雅安黄茶奥秘 同非遗传承人学习体验 荥经黑砂、雅安藏茶、雅安黄茶、龙行十八式 详情点击:2019茶旅世界 | 四川雅安茶山游学(火热报名中) (本图文来源:崇州君伙库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亲手体验手工蒙顶黄芽,您才知道它的珍贵
下一篇: 砂与火的淬炼—探秘荥经砂器
|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